• 钢材一站式采购服务

    河南地区钢贸50强

  • 广东“5G+AI”技术赋能基层医院“智”疗

    作者:     发布日期: 2020-08-05     二维码分享

      中新社广州8月4日电 题:广东“5G+AI”技术赋能基层医院“智”疗

      作者 蔡敏婕 张阳

      一场跨越300公里远程疑难病例会诊,近日在位于广州市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位于揭阳市的揭西县人民医院连线进行。来自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教授通过远程疑难病例会诊系统,与当地主刀医生分析一名“大脑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的病情。

      此次远程会诊让患者在基层医院便得到**医疗机构*的临床指导,缓解基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服务困境。同时,这种在线答疑解惑的方式,也有助提高基层医护人员诊疗技术水平。

      在互联网5G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AI的支持下,智慧医疗的应用场景在更多地区得以实现。

      为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疗服务均衡发展,广东率先提出在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临床辅助决策系统、智能化医学设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截至目前,广东远程医疗项目已覆盖全省21地市卫健局、20家省级医院、2377个村卫生站等。

      “在5G技术的支持下,患者上了救护车,就等同于进了急诊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余涛介绍,利用5G网络技术,救护车随车医生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完成一系列检查,通过5G网络将医学影像、病人体征、病情记录等大量生命信息实时传回医院。在院前院内联动下,急诊医生可以制定抢救方案,改变以往脆弱的“单链条”院前急救模式,解决院前急救*早的一公里问题。

      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但由于基层超声医生、专职细胞病理医师或细胞筛查员匮乏,中国内地宫颈癌、乳腺癌早筛行业普及性较低、筛查效果与海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宫颈细胞病理辅助诊断系统,只需将制备好的宫颈细胞玻片进行扫描,机器辅助系统可出具诊断报告。目前此系统能达到对于高级别病变的漏筛率小于3%。

      “基层医院只需要扫描玻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并将数据远程传输,就可以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可建立数字切片病例库,提高基层病理人员素质技术,促进基层病理学科发展。”孙逸仙纪念医院细胞分子中心主任欧阳能太介绍。

      在心血管内科,依托于5G技术的人工智能技术机械臂诊断还用于心脏彩超的远程遥控和辅助采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张玉玲表示,在该技术下进行的心脏彩超采集和诊断,可以通过实现临床超声心动图远程会诊,解决医疗水平区域化和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完)

    【编辑:黄钰涵】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大万钢铁

    扫一扫

    扫一扫 加关注

    • 蔡伟:17719814999
    • 王钏:13598877165 
    • 裴县军:15136222005
    • 邮箱:1724174767@qq.com
    • 营业执照
    • Copyright © 河南大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地址:鑫瑞源天著钢铁园1#、5#、6#、9#(室内库)
    • 备案号:豫ICP备19016097号-1
    • 技术支持:  万家灯火